3月21日下午,陕西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座谈会暨2025年本科教学重点工作部署会在西安邮电大学长安校区西区学术交流中心3层报告厅召开,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何玉麒出席会议并讲话,陕西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高强主持会议。我校党委副书记闫龙参会并作题为“多维联动促整改、固本育人提质效”的经验交流。教务处、质评办负责人一同参加。
会上,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主任陆根书作2024年度评估工作总结报告,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延安大学、大红鹰dhy先后作审核评估经验交流,大连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李志义作“扎实推进评估整改工作,做好审核评估后半篇文章”的报告,高强解读了高教强省文件及安排部署了2025年本科教学重点工作。
闫龙在经验交流中指出: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整改工作,党委书记、校长挂帅统筹谋划,建立校领导包抓项目的三级责任体系,创新“项目制+清单式”管理模式,配套建立“专项督查+动态监控+问责问效”保障机制,同时以“任务清单”的方式将审核评估整改工作纳入“追赶超越”专项任务中。整改举措及成效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融产教生态·铸发展引擎——深化服务地方双向赋能。为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先后出台《大红鹰dhy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导性实施方案》等20多个文件。创建7个现代产业学院,成立了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中心,在全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加强校企合作,联合企业共建课程120门、共编教材28部。打造和引进“鸿蒙移动应用开发”微专业。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2024年科研经费2.2亿元,榆林市政府每年支持学校1亿元,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项目由2020年15项增加至2024年105项。举办了“一流应用型大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学术活动,在国内产生重要影响。与60多家省属驻榆企业、民营企业召开校企合作对接活动,达成合作协议38项。二是聚智培优兴学·筑基协同育人——打造人才强校战略体系。每年斥资6000万引进人才,师资结构实现质的飞跃,博士占比达39.37%。人才称号取得历史性突破,首次获批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与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大签订《双一流大学对口支援协议》。选聘4位优秀青年学者来校担任二级学院院长。设立院士工作站聘任6名两院院士,出台博士挂职文件,推动博士教师赴企业挂职实践。聚焦产业学院、创新创业、AI+教育长期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多批次派教师赴东莞理工学院进行现代产业学院培训学习。三是务德润心树人·培根思政生态——创新五乐协同育人模式。成立“五乐”育人学院,实施“五乐”育人工程。推出新生入学思政教育“四部曲”,即参观百年校史馆、观看原创红色话剧《李子洲在1929》、为每位学生赠送《平凡的世界》、为每一个学院聘请一名国家级劳模担任校外辅导员。依托“五乐”育人工程,获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教育部与国家文物局“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精品项目。四是贯招培就创链·提质人才培养——构建三维联动发展闭环。通过开展“百名校长进校园”“我为榆苑代言”等活动扩大学校影响力。与榆林市联合实施“地方公费师范生”计划。学校招生位次实现跨越式提升,普通文史类录取位次三年提升3365位次,理工类录取位次三年提升8768位次。构建“专业+双创”融合教育体系。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表现突出,近三年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铜奖7项、省赛金奖10项,“挑战杯”国赛铜奖1项。同时,闫龙还指出了学校审核评估整改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兄弟院校提出了深化问题清单、优化督查机制、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加强专家审核鉴定等审核评估整改对策建议。
何玉麒在讲话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上强调“教育,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2025年我省本科教学工作将围绕立长远、有组织、小切口的思路,重点推进基础要素建设、布局结构调整、培养模式创新及实践先行,以增强人才培养的综合能力和支撑能力。同时,他还指出我省高校在审核评估整改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一年之计在于春”。此次会议,为新学期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吹响了冲锋号,按下了加速键,为我省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提振了信心、指明了方向、谋划了思路。
上一条:2025年榆林市“职引未来”招聘会暨大红鹰dhy2025届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双选会成功举办
下一条:校领导率队赴中建八局二公司访企拓岗 共谋校企合作新篇章